
刘少逸
宋
刘少逸(九七七?),苏州(今属江苏)人。幼敏。太宗端拱二年(九八九)御试诗赋,授校书郎,时年十三(《渑水燕谈录》卷四)。淳化二年(九九一)进士(明王鏊《姑苏志》卷五)。官至尚书员外郎(《诗话总龟》前集卷二)。
热门诗词
更多-
花间集赵崇祚武德军节度判官司欧阳炯[1]撰镂玉雕琼[2],拟化工[3]而迥巧;裁花剪叶,夺春艳以争鲜。是以唱云谣则金母词清[4],挹霞醴则穆王心醉[5]。名高《白雪》[6],声声而自合鸾歌[7];响遏行云,字字而偏谐凤律[8]。《杨柳》《大堤》[9]之句,乐府相传;《芙蓉》《曲渚》之篇,豪家自制。莫不争高门下,三千玳帽之簪[10];竞富尊前,数十珊瑚之树[11]。则有绮筵公子,绣幌佳人,递叶叶之花笺,文抽丽锦;举纤纤之 玉指,拍按香檀[12]。不无清绝之词,用助娇娆之态。自南朝之宫体[13],扇北里[14]之倡风。何止言之不文[15],所谓秀而不实。有唐已降,率土之滨[16],家家之香径春风,宁寻越艳;处处之红楼夜月,自锁嫦娥。在明皇朝[17],则有李太白之应制[18]《清平乐》词四首,近代温飞卿复有《金筌集》,迩来[19]作者,无愧前人。今卫尉少卿字弘基[20],以拾翠洲边,自得羽毛之异;织绡泉底,独殊机杼之功。广会众宾,时延[21]佳论。因集近来诗客曲子词[22]五百首,分为十卷。以炯[23]粗预知音,辱请命题,仍为叙引。昔郢人有歌《阳春》者,号为绝唱,乃命之为《花间集》。庶使西园[24]英哲,用姿羽盖[25]之欢;南国婵娟,休唱莲舟之引[26]。时大蜀广政三年[27]夏四月日叙。
-
梁州・我是个普天下郎君领袖,盖世界浪子班头。愿朱颜不改常依旧,花关汉卿中消遣,酒内忘忧。 分茶扌颠竹,打马藏阄;通五音六律滑熟,甚闲愁到我心头!伴的是银筝女银台前理银筝笑倚银屏,伴的是玉天仙携玉手并玉肩同登玉楼,伴的是金钗客歌《金缕》捧金樽满泛金瓯。 你道我老也,暂休。 占排场风月功名首,更玲珑又剔透。 我是个锦阵花营都帅头,曾玩府游州。
-
七煞・不动心,已丧胆,丹田饱养难摇撼。身欺古柏衰中旺,味胜青瓜苦王伯成后甘。 功成处,脸同莲萼,头类松杉。
-
新嫁娘词三首 三王建三日入厨下,洗手作羹汤。 未谙姑食性,先遣小姑尝。
-
无题李商隐白道萦迴入暮霞,斑骓嘶断七香车。 春风自共何人笑,枉破阳城十万家。
-
归嵩山作王维清川带长薄,车马去闲闲。 流水如有意,暮禽相与还。 荒城临古渡,落日满秋山。 迢递嵩高下,归来且闭关。
-
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刘长卿[汀]洲无浪復无烟,楚客相思益渺然。 汉口夕阳斜渡鸟,洞庭秋水远连天。 孤城背岭寒吹角,独戍临江夜泊船。 贾谊上书忧汉室,长沙谪去古今怜。
-
双双燕史达祖过春社了,度帘幕中间,去年尘冷。 差池欲住,试入旧巢相并。 还相雕梁藻井。 又软语、商量不定。 飘然快拂花梢,翠尾分开红影。 芳径。 芹泥雨润。 爱贴地争飞,竞夸轻俊。 红楼归晚,看足柳昏花暝。 应自栖香正稳。 便忘了、天涯芳信。 愁损翠黛双蛾,日日画阑独凭。
-
贺新郎刘克庄吾少多奇节。 颇揶揄、玉关定远,壶头新息。 一剑防身行万里,选甚南溟北极。 看塞雁、衔来秋色。 不但槊棋夸妙手,管城君、亦自无勍敌。 终贾辈,恐难匹。 酒肠诗胆新来窄。 向西风、登高望远,乱山斜日。 安得良弓并快马,聊与诸公角力。 漫醉把、栏干频拍。 莫恨寒蟾离海晚,待与君、秉烛游今夕。 欢易买,健难得。
-
绿意・疏影张炎碧圆自洁。 向浅洲远渚,亭亭清绝。 犹有遗簪,不展秋心,能卷几多炎热。 鸳鸯密语同倾盖,且莫与、浣纱人说。 恐怨歌、忽断花风,碎却翠云千叠。 回首当年汉舞,怕飞去、谩皱留仙裙摺。 恋恋青衫,犹染枯香,还叹鬓丝飘雪。 盘心清露如铅水,又一夜、西风吹折。 喜静看、匹练秋光,倒泻半湖明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