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杨炎
唐
杨炎,字公南,凤翔人。初为河西节度掌书记,拜起居舍人,历礼部郎中,迁中书舍人。与常衮并掌纶诰,衮长于除书,炎善于德音,时称常杨。进吏部侍郎,坐附元载,贬道州司马。德宗即位,崔佑甫荐其文学器用,上亦自闻其名,拜门下侍郎同平章事,再贬崖州司马。炎初奏请内府租赋仍归左藏库,及定两税法,颇有嘉声。专政后,惟务报讐构害,意为爱憎,卒至赐死。集十卷,今存诗二首。
热门诗词
更多-
花间集赵崇祚武德军节度判官司欧阳炯[1]撰镂玉雕琼[2],拟化工[3]而迥巧;裁花剪叶,夺春艳以争鲜。是以唱云谣则金母词清[4],挹霞醴则穆王心醉[5]。名高《白雪》[6],声声而自合鸾歌[7];响遏行云,字字而偏谐凤律[8]。《杨柳》《大堤》[9]之句,乐府相传;《芙蓉》《曲渚》之篇,豪家自制。莫不争高门下,三千玳帽之簪[10];竞富尊前,数十珊瑚之树[11]。则有绮筵公子,绣幌佳人,递叶叶之花笺,文抽丽锦;举纤纤之 玉指,拍按香檀[12]。不无清绝之词,用助娇娆之态。自南朝之宫体[13],扇北里[14]之倡风。何止言之不文[15],所谓秀而不实。有唐已降,率土之滨[16],家家之香径春风,宁寻越艳;处处之红楼夜月,自锁嫦娥。在明皇朝[17],则有李太白之应制[18]《清平乐》词四首,近代温飞卿复有《金筌集》,迩来[19]作者,无愧前人。今卫尉少卿字弘基[20],以拾翠洲边,自得羽毛之异;织绡泉底,独殊机杼之功。广会众宾,时延[21]佳论。因集近来诗客曲子词[22]五百首,分为十卷。以炯[23]粗预知音,辱请命题,仍为叙引。昔郢人有歌《阳春》者,号为绝唱,乃命之为《花间集》。庶使西园[24]英哲,用姿羽盖[25]之欢;南国婵娟,休唱莲舟之引[26]。时大蜀广政三年[27]夏四月日叙。
-
清平乐·愁肠欲断孙光宪愁肠欲断,正是青春半。 连理分枝鸾失伴,又是一场离散。 掩镜无语眉低,思随芳草萋萋。 凭仗东风吹梦,与郎终日东西。
-
浣溪沙·红日已高三丈透李煜红日已高三丈透,金炉次第添香兽。 红锦地依随步皱。 佳人舞点金钗溜,酒恶时拈花蕊嗅。 别殿遥闻箫鼓奏。
-
谢新恩·樱花落尽春将困李煜樱花落尽春将困,秋千架下归时。 漏暗斜月迟迟,花在枝。 □□□□□□□,□□□□□。 彻晓纱窗下,待来君不知。
-
双调・落梅引张养浩门外山无数,亭中春有余,但沉吟早成诗句。 笑九皋禽也能相媚妩,驾白云半空飞去。 野鹤才鸣罢,山猿又复啼,压松梢月轮将坠。 响金钟洞天人睡起,拂不散满衣云气。 山隔红尘断,云随白鸟飞,只这的便是老夫心事。 休夸子房并范蠡,肯回头古人也容易。 野水明于月,沙鸥闲似云,喜村深地偏人静。 带烟霞半山斜照影,都变做满川诗兴。 流水高低涧,断云远近山,爱园林翠红相间。 对诗人怎不教天破悭,四周围水云无限。 入室琴书伴,出门出水围,别人不能够尽皆如意。 每日乐陶陶辋川图画里,与安期羡门何异?。
-
别房太尉墓杜甫他乡復行役,驻马别孤坟。 近泪无干土,低空有断云。 对碁陪谢傅,把劒觅徐君。 唯见林花落,鸎啼送客闻。
-
踏莎行晏殊细草愁烟,幽花怯露。 凭阑总是销魂处。 日高深院静无人,时时海燕双飞去。 带缓罗衣,香残蕙炷。 天长不禁迢迢路。 垂杨只解惹春风,何曾系得行人住。
-
水龙吟晁补之问春何苦匆匆,带风伴雨如驰骤。 幽葩细萼,小园低槛,壅培未就。 吹尽繁红,占春长久,不如垂柳。 算春常不老,人愁春老,愁只是、人间有。 春恨十常八九。 忍轻辜、芳醪经口。 那知自是,桃花结子,不因春瘦。 世上功名,老来风味,春归时候。 纵樽前痛饮,狂歌似旧,情难依旧。
-
临江仙晁冲之双舸亭亭横晚渚,城中飞观嵯峨。 画桥灯火照清波。 玉钩平浸水,金锁半沈河。 试问无情堤上柳,也应厌听离歌。 人生无奈别离何。 夜长嫌梦短,泪少怕愁多。
-
小重山章良能柳暗花明春事深。 小阑红芍药,已抽簪。 雨馀风软碎鸣禽。 迟迟日,犹带一分阴。 往事莫沈吟。 身闲时序好,且登临。 旧游无处不堪寻。 无寻处,惟有少年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