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廖匡齐
唐
匡齐,虔州虔化人。父爽,永州刺史。匡齐以功署决胜指挥使,与溪州蛮战死。诗一首。(《全唐诗》无廖匡齐诗,传据《十国春秋》卷七三)
热门诗词
更多-
菩萨蛮 其十四温庭筠竹风轻动庭除冷,珠帘月上玲珑影。 山枕隐秾妆,绿檀金凤凰。 两蛾愁黛浅,故国吴宫远。 春恨正关情,画楼残点声。
-
小重山·春到长门春草青薛昭蕴春到长门春草青,玉阶华露滴,月胧明。 东风吹断紫箫声,宫漏促,帘外晓啼莺。 愁极梦难成,红妆流宿泪,不胜情。 手挼裙带绕阶行,思君切,罗幌暗尘生。
-
长相思·云一涡李煜云一涡,玉一梭。 澹澹衫儿薄薄罗,轻颦双黛螺。 秋风多,雨相和。 帘外芭蕉三两窠。夜长人奈何?
-
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劒器行杜甫昔有佳人公孙氏,一舞劒气动四方。 观者如山色沮丧,天地为之久低昂。 㸌如羿射九日落,矫如羣帝骖龙翔。 来如雷霆收震怒,罢如江海凝清光。 绛唇珠袖两寂莫,况有弟子传芬芳。 临颍美人在白帝,妙舞此曲神扬扬。 与余问答既有以,感时抚事增惋伤。 先帝侍女八千人,公孙劒器初第一。 五十年间似反掌,风尘倾动昏王室。 棃园子弟散如烟,女乐余姿映寒日。 金粟堆南木已拱,瞿唐石城草萧瑟。 玳筵急管曲復终,乐极哀来月东出。 老夫不知其所往,足茧荒山转愁疾。
-
李端公卢纶故关衰草遍,离别自堪悲。 路出寒云外,人归暮雪时。 少孤为客早,多难识君迟。 掩泪空相向,风尘何处期。
-
感遇十二首 七张九龄江南有丹橘,经冬犹绿林。 岂伊地气暖,自有岁寒心。 可以荐嘉客,奈何阻重深。 运命唯所遇,循环不可寻。 徒言树桃李,此木岂无阴。
-
寻隐者不遇贾岛松下问童子,言师采药去。 只在此山中,云深不知处。
-
拜星月・拜星月慢周邦彦夜色催更,清尘收露,小曲幽坊月暗。 竹槛灯窗,识秋娘庭院。 笑相遇,似觉琼枝玉树,暖日明霞光烂。 水眄兰情,总平生稀见。 画图中、旧识春风面。 谁知道、自到瑶台畔。 眷恋雨润云温,苦惊风吹散。 念荒寒、寄宿无人馆。 重门闭、败壁秋虫叹。 怎奈向、一缕相思,隔溪山不断。
-
夜飞鹊・夜飞鹊慢周邦彦河桥送人处,凉夜何其。 斜月远堕馀辉。 铜盘烛泪已流尽,霏霏凉露沾衣。 相将散离会,探风前津鼓,树杪参旗。 华骢会意,纵扬鞭、亦自行迟。 迢递路回清野,人语渐无闻,空带愁归。 何意重红满地,遗钿不见,斜径都迷。 兔葵燕麦,向残阳、欲与人齐。 但徘徊班草,欷歔酹酒,极望天西。
-
学而篇子曰: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” 有子曰:“其为人也孝弟,而好犯上者,鲜矣;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,未之有也。君子务本,本立而道生。孝弟也者,其为仁之本与!” 子曰:“巧言令色,鲜矣仁!” 曾子曰:“吾日三省吾身: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?” 子曰:“道千乘之国,敬事而信,节用而爱人,使民以时。” 子曰:“弟子入则孝,出则弟,谨而信,泛爱众,而亲仁,行有余力,则以学文。” 子夏曰:“贤贤易色;事父母,能竭其力;事君,能致其身;与朋友交,言而有信。虽曰未学,吾必谓之学矣。” 子曰:“君子不重则不威,学则不固。主忠信,无友不如己者,过,则勿惮改。” 曾子曰:“慎终追远,民德归厚矣。” 子禽问于子贡曰:“夫子至于是邦也,必闻其政,求之与,抑与之与?”子贡曰:“夫子温、良、恭、俭、让以得之。夫子之求之也,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?” 子曰:“父在,观其志;父没,观其行;三年无改于父之道,可谓孝矣。” 有子曰:“礼之用,和为贵。先王之道,斯为美,小大由之。有所不行,知和而和,不以礼节之,亦不可行也。” 有子曰:“信近于义,言可复也。恭近于礼,远耻辱也。因不失其亲,亦可宗也。” 子曰:“君子食无求饱,居无求安,敏于事而慎于言,就有道而正焉。可谓好学也已。” 子贡曰:“贫而无谄,富而无骄,何如?”子曰:“可也。未若贫而乐,富而好礼者也。”子贡曰:“《诗》云:‘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’,其斯之谓与?”子曰:“赐也,始可与言《诗》已矣,告诸往而知来者。” 子曰:“不患人之不己知,患不知人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