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赠黄蘖山僧希运曾传达士心中印,额有圆珠七尺身。挂锡十年栖蜀水,拟欲事师为弟子,不知将法付何人。
-
题泐潭泐潭形胜地,祖塔在云湄。浩劫有穷日,真风无坠时。岁华空自老,消息竟谁知。到此轻尘虑,功名自可遗。
-
句 二香连隣舍像。(见《唐诗纪事》卷四九引《酉阳杂俎》)。
-
句 一雷电下嵩阴。
-
武林石桥亭山断石为桥。(见宋施谔撰《淳佑临安志》残本卷八)(按:影宋蜀刻《张承吉文集》卷八《题天竺寺》有此句。)。
-
颂黄陵断际禅师(题拟)尘劳迥脱事非常,紧把绳头繫一场。不是一番寒彻骨,争得梅花扑鼻香。(见《大正新修大藏经》第四八册裴休撰《黄陵断际禅师宛陵录》)。
-
延庆化城寺平生志在野云深,建立精蓝大用心。须达买园充圣地,祗陁施树不收金。鸣钟尚息刀轮苦,下击三涂地狱音。为报往来游翫者,园林常住勿相侵。(见道光五年刊方履籛编《河内县志》卷二十)(〖1〗《河内县志》云此诗石刻为正书,在河内悬,题下署裴相公诗,诗末题一行:「唐长兴四年癸巳主僧惠□立石。」县志作者附跋云:「裴公美本济源人,常读书野寺中,兹化城寺近其所居,故亦勒其诗。然考此诗殊不似唐人作,疑即梵徒託名为也。」今按:此跋既谓裴休为邻县人,有作诗可能,復疑其僞,立论不免抵牾。石刻既为后唐时立,休亦一生佞佛者,《景德传灯录》至为其立传,此诗与赠希运一诗相类,可决其非后世梵僧所僞撰。又干隆五十三年刊《济源县志》卷十六亦收此诗,题作《书留延庆化城寺壁》。)。
-
白水洞飞泉灵泉何太高,北斗想可挹。凌日五色云,直偪千仞急。白虹下饮涧,寒剑倚天立。闪电不得瞬,长雷无敢蛰。万丈石崖坼,一道林峦湿。险偪飞泻坠,冷心山鬼泣。须当截海去,浊浪不相入。(见干隆十二年刊张雄图纂《长沙府志》卷四五、光绪《湖南通志》卷四《山川》二。)。
-
白鹿寺释迦瑞相诗无相无亏有相圆,多生檀越种因缘。三千境见阎浮土,丈六身留兜率天。绀目辉腾沧海月,玉毫光射宝炉烟。道人参到非非处,不是丹霞破佛禅。(《同治湖南通志》二三八《方外志·寺观·益阳县》)。
-
题铜官山庙(灵佑王祠在铜官山)浔阳贤太守,遗庙古溪边。树影入流水,石门当洞天。幡花凝宝座,香案俨炉烟。若到千年后,重修事宛然。(《嘉靖铜陵县志》八、又《嘉靖池州府志》五)。
-
太平兴龙寺诗(题拟)麟臺朝士辞书府,鳯阙禅宗出帝京。当堰双林亲惠远,行过五老访渊明。白衣居士轻班爵,败衲高僧薄世情。引得病夫无外想,一身师事竺先生。(见《永乐大典》卷六六九九。十八阳。江字(七函六十四册)。余参阅本书卷三崔融诗附注。此诗又见《吉石庵丛书》本陈舜俞《庐山记》卷四,原题甚长。岑仲勉《唐方镇年表正补》考证应为裴坦作,是。另详《全唐诗续拾》卷三十二。)。
-
赠黄蘖山僧希运曾传达士心中印,额有圆珠七尺身。挂锡十年栖蜀水,浮杯今日渡漳滨。一千龙象随高步,万里香华结胜因。拟欲事师为弟子,不知将法付何人。
-
题泐潭泐潭形胜地,祖塔在云湄。浩劫有穷日,真风无坠时。岁华空自老,消息竟谁知。到此轻尘虑,功名自可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