丹元子步天歌 天市垣
下垣一宫名天市,两扇垣墙二十二。
当门六角黑市楼,门左两星是车肆。
两箇宗正四宗人,宗星一䨥亦依次。
帛度两星屠肆前,候星还在帝坐边。
帝坐一星常光明,四箇微茫宦者星。
以次两星名列肆,斗斛帝前依其次,斗是五星斛是四。
垣北九箇贯索星,索口横者七公成。
天纪恰似七公形,数着分明多两星。
纪北三星名女床,此坐还依织女傍。
三元之象无相侵,二十八宿随其阴。
水火土木幷与金,以次别有五行分。
(以上三首录《通志》卷三九《天文略》第二)(按:〖1〗《崇文总目》辑本卷四《天文占书类》有「《丹元子步天歌》一卷,王希明撰」。
〖2〗《新唐书·艺文志》「天文类」云:「王希明《丹元步天歌》一卷。
」)(〖3〗黄伯思《东观余论》卷下《校正〈崇文总目〉十七条》云:「《丹元子步天歌》,此但记列星所在,并其象数,使人易识耳,非占说也。
」〖4〗郑樵《通志·天文略》云:「隋有丹元子者,隐者之流也。
不知名氏,作《步天歌》,见者可以观象焉。
王希明纂汉晋志以释之,《唐书》误以为王希明也。
……此本只传灵臺,不传人间,术家秘之,名曰《鬼料窍》。
世有数本,不胜其讹,今则取之,仰观以从稽定。
」〖5〗晁公武《郡斋读书志》〖袁本〗卷三上录《步天歌》一卷:「右未详撰人。
二十八宿地歌也。
三垣颂、五星凌犯赋于后。
或云唐王希明,自号丹元子。
」〖6〗王应麟《困学纪闻》卷九《天道》云:「《步天歌》,《唐志》谓王希明丹元子。
今本司天右拾遗内供奉王希明撰,乔令来注。
二十八宿歌、三垣颂,五行吟,总为一卷。
」次引郑樵之说,末谓「然则王希明丹元子盖二人也」。
〖7〗钱大昕《十驾斋养新录》卷十四云:「《丹元子步天歌》,不着撰人姓名。
相传以为唐王希明所撰。
郑樵独非之。
以为丹元子隋之隐者,与希明各是一人。
然歌词浅陋,不似隋人文字,《隋书·经籍志》亦无此书,其非隋人明矣。
古天文家未有以太微、天市配紫宫为三垣者。
《太史公书》,太微属南宫,天市属东宫。
《晋》、《隋》二志,则分中外宫与二十八宿为三列、而太微、天市杂敍于中宫之次。
使丹元子果隋人,则唐初李淳风修《隋志》,何不一述三垣之说乎?
渔仲好异而无识,欲取俚鄙之歌,驾乎前志之上,所谓弃周鼎而宝康瓠者也。
」〖8〗沈曾植《海日楼札丛》卷三云:「世或谓《丹元子步天歌》是隋时人作,郑渔仲《天文略》亦谓丹元子隋人撰歌,王希明唐人撰释。
然《通志》天文书目:《丹元子步天歌》一卷,注云:『唐右拾遗内供奉王希明撰。
』固无丹元子隋人之说也。
《唐志》五行类,王希明《太一金镜式经》十卷,注『开元中诏撰』则希明乃术数学家,非天文专家。
」〖9〗罗振玉《雪堂校刊羣书敍录》卷下云:「郑氏《通志·天文略》谓撰《步天歌》之丹元子乃隋人,于前藉无征,恐未可信。
」)。
推荐诗词
-
菩萨蛮 其十宝函钿雀金鸂鶒,沉香阁上吴山碧。杨柳又如丝,驿桥春雨时。画楼音信断,芳草江南岸。鸾镜与花枝,此情谁得知。
-
菩萨蛮 其十四竹风轻动庭除冷,珠帘月上玲珑影。山枕隐秾妆,绿檀金凤凰。两蛾愁黛浅,故国吴宫远。春恨正关情,画楼残点声。
-
南歌子·转盼如波眼转盼如波眼,娉婷似柳腰。花里暗相招,忆君肠欲断,恨春宵。
-
玉蝴蝶·霞帔云发秋风凄切伤离,行客未归时。塞外草先衰江,南雁到迟。芙蓉凋嫩脸,杨柳堕新眉。摇落使人悲,断肠谁得知。
-
上行杯·离棹逡巡欲动离棹逡巡欲动,临极浦,故人相送,去住心情知不共。金船满捧。绮罗愁,丝管咽。回别,帆影灭,江浪如雪。
-
南乡子·相见处相见处,晚晴天,斜桐花下越台前。暗里回眸深属意,遗双翠,骑象背人先过水。
-
诈妮子调风月・那咤令等不得水温,一声要面盆;恰递与面盆,一声要手巾;却执与手巾,一声解纽门。使的人无淹润、百般支分!。
-
诈妮子调风月・幺篇这书房存得阿马,会得客宾。翠筠月朗龙蛇印,碧轩夜冷灯香信,绿窗雨细琴书润。每朝席上宴佳宾,抵多少"十年窗下无人问"!(末云住)(正旦唱)。
-
诈妮子调风月・越调/斗鹌鹑短叹长吁,千声万声;捣枕捶床,到三更四更。便似止渴思梅,充饥画饼,因甚顷刻体?则伤我取次成。好个个舒心,干支刺没兴。
-
步步娇・积趱下三十两通行鸦青钞,买取个大笠子粗麻罩。妆甚腰,眼落处和他契丹交。虽是不风骚,不到得着圈套。
-
庆东原・或向幽窗下,或向曲槛前,春纤相对摇纨扇。闲凭着玉肩,双歌《采莲》,斗抚冰弦。遂却少年心,称了于飞愿。
-
仙吕・赏花时香径泥融燕语喧,彩槛风微蝶影翩。飞絮擘香绵,娇莺时啭,惊起绿窗眠。
-
草桥店梦莺莺(第四本)・东原乐想思事,一笔勾,早则展放从前眉儿皱,美爱幽欢恰动头。既能够,张生,你觑兀的般可喜娘庞儿也要人消受。
-
同前略听说与,丧残生一命可惜。若还放得伊家去,恐把我每连累。寻思你去真惨凄,只得与你耽着罪。到前途作个道理,到前途作个道理。
-
菊花新深感当今圣主,恩赐金紫双鱼。公心正直遍采访,治国安民,但愿得国泰岁时丰富。